杭州市天文学会

第五届长三角StarParty讲座嘉宾风采

发表时间:2023-11-07 21:22作者:StarParty组委会



部分讲座嘉宾一览

更多嘉宾介绍敬请期待后续推送!

图片

李若愚:《暗夜保护与暗夜保护地申请》

暗夜国际信息技术经理和区域互动参与助理

暗夜代表

暗夜国际北京分会、“暗夜保护者”团队核心创始成员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数学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双专业毕业,辅修金融、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统计,并取得创业学证书。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商科研究生级证书。2015年起作为志愿者参与中国暗夜保护工作,讲述暗夜保护的中国故事,随后每年参加暗夜国际的全球年会,连续数年通过汇报、演讲、海报等形式在国际上展示中国的暗夜保护工作。多次拜访暗夜国际总部汇报最新进展,并积极与各方保持联络。2017年获得暗夜国际理事会和全体工作人员颁发的证书以表彰个人为中国光污染控制所作出的贡献。数次受邀参加讲座、直播,并撰文进行科普宣传,协助国内多地国际暗夜保护地的建设与认证工作。

图片

马劲:《天文爱好者的〈天文爱好者〉》

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

《天文爱好者》杂志编辑

图片

刘博洋:《东方之眼:全民共建的大望远镜》

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筹委会副主任

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创始人、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创始人

名天文科普作者、译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知名天文摄影师、火箭及人造天体摄影师

空间站跟踪软件SattrackJoy作者


分别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西澳大学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取得天体物理专业学士、博士学位。知乎首届灯塔计划获选者,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特许摄影师,中国天文学会2023天文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终审评委,全平台关注者约200万。

图片

赵伟光:《台北天文协会科普工作分享》

鸿宇光学望远镜连锁通路创办人、现任总经理

台北市天协会常务理事

1990年高中担任天文社社长,毕业后担任多所学校天文社指导老师

观星资历超过30年

1997年大专天文摄影比赛彗星组冠军

2005年鸿宇光学望远镜连锁通路创办人/现任总经理

是台湾最大的望远镜代理商与连锁店,有五间直营门市

2019年起担任台北市天协会常务理事至今

推广天文教育、天文观测与摄影


图片

梁伟棠:《深空拍摄与后期处理》

深空摄影师

珠海市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

巡星客高级评委

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现在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天文科普方向的工作,活跃在国内外天文圈。2022年度格林尼治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恒星与星云组》冠军,是中国在该赛事(全球最权威、影响力最大) 深空方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23年再次荣获格林尼治天文摄影师大赛《星系组》亚军。擅长调试各种高端天文器材与深空后期技巧。《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供稿人,多幅作品荣获全球最大的天文摄影师聚集地AstroBin的最高荣誉“每日一图”、巡星客“每日一图”、天文社区年度最佳精选作品等。

图片

Christopher Go:《行星摄影》

行星摄影师

圣卡洛斯大学物理学学士,住在菲律宾宿务岛

1986年成为一名天文爱好者。

Chris在天文里的主要方向是行星摄影,尤其是木星和土星。

2006年2月,Christopher Go发现木星的白色椭圆BA(后来被称为小红斑)变红了。2006年春天,他与行星科学家Imke de Pater和Phil Marcus一起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木星。他还参与了后续哈勃和凯克望远镜对木星的观测。

2008年,他获得了月球和行星观测者协会著名的沃尔特·哈斯奖。2010年6月3日,他确认了安东尼·韦斯利观测到的木星撞击。小行星2000 EL157以他的名字命名为30100Christophergo

图片

李广伟:《流星监测网与未来展望》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

山东临沂人,研究领域主要为天文技术与方法和恒星物理。也致力于中国虚拟天文台火流星网的建设。

图片

李镇业:《流星监测网与未来展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有流星多站视频观测,开发流星视频监测软硬件和数据平台,带领学生团队研制的“流星双站视频监测系统”于2021年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satshadow.top网站、astro-init.top网站创始人。

图片

邵淳:《流星监测网与未来展望》

SHMN上海流星监测网发起人之一

天象爱好者科普团队创办人之一

长三角天象实时互报群、上海天象实时互报群第一任群主

2019年至2022年期间参与推动国内天象爱好发展,凝聚了对云晕虹华等大气光象感兴趣的众多爱好者,使小众的天象爱好领域逐步出现在公众视野内。2020年开启流星监测新世界,先后加入CMMO、搭建SHMN,带动长三角地区爱好者参与联测、探索流星监测乐趣。

图片

梁丽贤:《青少年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动指南研究及天文科教融合》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科普主管

拥有十多年一线中小天文科普课程活动及高校天文社团活动组织经验,主要负责兴隆观测基地科教融合天文远程多媒体教学课程开发,及天文科普活动策划,参与青少年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动指南研究。

图片

王俊峰:《中国空间站过境观测拍摄以及媒体传播》

新华社中国图片社“点亮中国星空地图”项目主负责人

超长植物延时TML(生命的奇迹)发起人

《科技日报》专栏作者

第一二三届中国星空地理大赛评委

第三四五届长三角星空大会摄影大赛评委

长期关注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报道,被北京卫视《365个中国梦故事》专题报道,作品多次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荔枝新闻、中国国家天文、中国国家地理、天文爱好者、等众多媒体发表,“中国空间站过境”选题策划创造微博热搜10多个,代表作《中国空间站过境新华社》在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展览,作品总曝光超过10亿。

图片

张熠瑆:《远程天文台》

福建天文学会会员

云南天文协会会员

厦门气象天文学会会员

厦门南方天文创始人

云南云岭台联合创始人

云南天文台稻城天文庄园联合创始人

业余天文观测摄影KOL、《国家天文》等多家媒体供稿人、自媒体工作者

曾供职于多家500强企业、独角兽公司

历任产品经理、营销管理负责人、培训总监等工作

2019年创办厦门南方天文

2020年筹建云岭天文台

图片

颜明哲:《自制半米高精度天文望远镜分享》

天文望远镜DIY达人

福建省晋江人,1967年出生,中专学历,目前从事机械制造行业,从小就喜欢仰望星空,工作之余经常阅读看有关资料,一直梦想拥有一部大的望远镜,直到十年前才有机会利用自己便利条件动手磨镜片,制造反射望远镜,从8寸口径磨起,越磨越大,陆续磨制了8,10,12,16,20口径牛反,每次镜片精度都有提高,同时自己设计制作跟踪系统,从第一代经纬式,到现在第三代单极轴转动,大承载赤道仪方式的精准跟踪系统,经常用大口径望远镜加专业天文摄像头拍摄月亮,行星,作品都发表在牧夫天文论坛上,一些月亮表面细节比较精彩,在网络上有不少点赞,很多新闻媒体经常采访,央视新闻频道有专门播放颜明哲自制望远镜的专题节目。

图片

彭燕巍:《星光伴我行——我的目视观察录》

目视观察达人

行星摄影师

江苏启东人,从事天文目视观察和高倍行星摄影二十多年,在行星、星系的观察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行星类高倍摄影也常有精品呈现,2005年在北京天文馆天文摄影比赛中获得行星组、月亮组二个一等奖。他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观察心得,撰写的天文科普文章与天文摄影作品曾多次刊登在《中国国家天文》及《天文爱好者》杂志。

图片

高博:《校园天文社团高峰论坛》

北京高校天文社团联盟创始人之一

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组委会成员

曾做过科技馆讲解员,风力发电场检修工等工作。2017年创立在线天文科普自媒体,现在担任科普直播内容在线天文&聆听地球的管理人员,负责直播间科普内容的安排以及运营。期间策划并执行过美国日全食直播,英国航展直播,北极科考直播,智利科考直播等内容。2023年职任云南天文台丽江天文观测站科普主管。

图片

储王伟:《中小学天文教育论坛》

杭州市天文学会理事

浙江省天文学会监事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

杭高钱塘学校科创中心主任

从事天文教育科普工作十余年,辅导学生获得亚太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明天小小科学家”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荣誉几十余项。在浙江省、杭州市天文教师培训、学生天文夏令营、流星雨观测等各类科普活动中担任讲师。

图片

郝兴:《天文学会协会兄弟单位高峰论坛》

蚂蚁集团工程师

杭州市天文学会理事长

中国天文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阿里巴巴天文派负责人

蚂蚁集团天文科普团副团长



               其他嘉宾介绍:

什么是长三角星空大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