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刚刚过境的凉爽周末,杭州市天文学会-天文科普讲师团第二期公开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杭州市天文学会、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蚂蚁集团-天文科普团协办,共吸引了约120名听众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在讲座开始前,科普讲师团负责人量子向大家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最新的天文资讯。同时,他详细阐述了杭州市天文学会科普讲师团的职责、愿景与使命,增强了大家对天文学事业的信心与认同。本期讲座共分为三节,由三位资深讲师分别带来精彩的天文知识分享:张江锋老师的《恒星的璀璨》、牟新翔老师的《宇宙的颜色》以及李越老师的《流星雨观测指南》。
张江锋老师引用了我国古代观测者对天关客星(超新星爆发)的描述:“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这段话引发了大家对恒星的无限遐想。超新星的亮度如此惊人,即便它距离地球6000多光年,依然可以在白天用肉眼观测到。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爆发留下的遗迹仍然可以通过望远镜在地球上观测到。张江锋老师紧接着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此威力惊人的超新星是如何产生的呢?”他从恒星的演化过程入手,详细讲解了恒星的分类、光谱类型和元素构成。你知道大部分的金元素都是在中子星合并时产生的吗?这种光彩夺目的金属,竟需要在星核碰撞和粉碎的剧烈过程中才能诞生。
接下来,牟新翔老师从“颜色是什么”这一有趣的问题入手,带领大家探究颜色的奥秘。他解释了颜色并不能简单地与波长等物理量绑定,而是与多种因素相关。
随后牟老师还分享了宇宙中天体的发光和反光方式,揭示了肉眼所见与照片中的天体的差异。如果说恒星是宇宙中的巨大白炽灯,那么星云则是宇宙中的巨大霓虹灯。通过恒星的颜色可以判断其表面温度,而发射星云的颜色则揭示了其所含的元素,真是奇妙无比!
最后,李越老师带来了与即将到来的英仙座流星雨息息相关的《流星雨观测指南》。他详细讲解了流星雨的形成原理、发生时间、观测器材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作为一名资深天文摄影爱好者,李越老师还分享了如何使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美丽的流星雨照片,并教大家如何分辨拍到的是否真的是流星。三位讲师的讲解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他们为在场的听众带来了一场天文与科普的知识盛宴。
最后,我们衷心感谢所有为本次活动做出贡献的组织和工作人员。我们诚挚地邀请更多优秀的讲师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为天文与科普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编辑:牟新翔(海獭)
审核:郝兴(圆木)、叶君(楚楚)
摄影:钱晓薇(洞灵)、孟伟(量子)
直播:鲍捷、田宏堞、董庄勇(天下建筑)
其他工作人员:张淑雅(白掌)、徐兆志(乔治)、钱晓薇(洞灵)、曾红飞